分类 核电池 下的文章

1.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 (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, RTG)
原理:利用放射性同位素(如钚-238)衰变产生的热量,通过热电偶(thermocouple)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。
特点:效率较低(通常5-10%),但寿命长、可靠性高。
应用:常用于航天器(如NASA的旅行者号、好奇号火星车)和偏远地区的电源。

2.β伏打电池 (Betavoltaic Battery)
原理:利用放射性同位素(如氚或镍-63)发射的β粒子(高能电子)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,产生电子-空穴对,从而生成电能。
特点:功率密度低,但体积小、寿命长(可达10-20年)。
应用:适合微型电子设备,如心脏起搏器、传感器等。

3.α伏打电池 (Alphavoltaic Battery)
原理:类似于β伏打电池,但使用发射α粒子(氦核)的同位素(如钋-210)。α粒子能量较高,但穿透力弱,需要特殊设计。
特点:能量密度高,但制造复杂且成本较高。
应用:研究阶段较多,实际应用较少。

4.直接电荷收集核电池 (Direct Charge Nuclear Battery)
原理:通过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带电粒子直接在电极上积累电荷,形成电势差。
特点:结构简单,但效率极低。
应用:早期实验性技术,现代应用较少。

5.热光电池 (Thermophotovoltaic Nuclear Battery)
原理:放射性衰变产生热量加热发射体,发射体发出红外光,再由光电池转换为电能。
特点:效率较RTG高,但系统复杂。
应用: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。

6.核反应堆微型电池 (Micro Nuclear Reactor Battery)
原理:基于小型核裂变反应堆,严格来说不属于传统核电池,但有时被归类为广义核能电源。
特点:功率高,但安全性要求严格。
应用:未来可能用于军事或深空探索。